东莞市翰东技工学校官方网站
学校距离深圳龙岗、横岗、平湖、观澜10分钟车程

疫情期间,居家学习,居家安全指南

1
作者:Mr Yang

东莞市翰东技工学校

坚持 讲究 境界 高度





停课不停学

居家学习有妙招



疫情防控,人人有责!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家校协同、共克时艰!这些居家学习小妙招,快来一起学习吧~


学生篇

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做好个人清洁卫生

在疫情期间遵照少出门,戴口罩,勤洗手的原则,保持个人和居家的清洁卫生。要保持作息规律,保证睡眠时间,合理膳食均衡营养,增强自己的免疫力。


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,做到合理有度

每天除了必须的线上学习时间,其他时间尽量减少甚至避免用手机、电脑和电视,保护眼睛。

用眼遵循“3010”法则,即30-40分钟左右让眼睛休息10分钟;端正坐姿,“一拳一尺一寸”要记牢;每天可以做两次眼保健操,但要注意,做操前一定要认真洗手。

在设备的选择上,尽量选择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,建议优先顺序为投影仪、电视、电脑、平板电脑,最后为手机。


科学看待疫情防控,学习情绪调整方法

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、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疫情防控措施,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,做到不信谣、不传谣。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,如“深呼吸放松法”“肌肉放松法”等来维护情绪稳定,也可以通过运动、音乐、倾诉来转移注意力。


开展室内锻炼活动,保持良好身体状态

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动方式,每天开展1小时左右的室内运动,如进行垫上俯卧撑、仰卧起坐、平板支撑,还可以跳健身操、转呼啦圈、踢毽子等。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,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,并且能够促进大脑活动,既健身又悦心。


密切亲友互动交流,做到隔离不隔心

在家里可以利用电话、短信、微信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同学交流、与亲友保持联系。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够减轻孤独感,也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,增进彼此的情谊。


积极与父母沟通交流,做力所能及的家务

同学们可借助居家防疫这一时机,多与父母沟通交流,在充分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时,也积极理解支持父母,通过恰当的方式增进与父母的感情。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如打扫卫生、整理房间、洗衣做饭等,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,帮助家长减轻负担。


培养新兴趣新爱好,让生活变得丰富

同学们可以列出平日里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,比如烹饪、学乐器、绘画、阅读、养植物等,制成“愿望清单”,按照优先级勾选出在家就可以实现的愿望,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。可以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推荐,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、视频资源、电视节目等,利用网络平台在知识海洋中畅游,让宅在家中的假期成为储藏知识的好时光。

家长篇


自我调适,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

家长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,也可能会传递给孩子,让孩子更加不安和紧张。请保持与外界的沟通,主动关注各种积极信息,可以通过微信、短信、电话等方式与亲朋联络,互帮互助。如果遇到确实难以应对的消极情绪,建议及时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。


帮助孩子改善情绪

孩子需要持续待在家里,外出活动减少,不能和同伴一起,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持续累积和积压。请家长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,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,可以引导孩子运用简单的“腹式呼吸法”“肌肉放松法”等改善情绪,也可以通过运动、音乐、阅读来帮助孩子减压,保持积极心态。


帮助孩子判断信息,不信谣不传谣

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和信息,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,指导孩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,做到不信谣、不传谣。


制定全家作息表,规律有序生活

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、休息、健身、学习、娱乐等安排做成一张时间表,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,如做手工、画画、亲子游戏、室内运动、制作美食、打理植物等,由全家共同来完成,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,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。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一些家务活,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。


给予孩子一定独处空间

随着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,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。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,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,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,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,更加包容、理解和信任孩子,多一些商量和鼓励,少一些管制和唠叨。遇到争吵,可以按下暂停键,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。


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,防止沉迷网络

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,在目前情况下,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,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,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、时长和内容等,并要求认真遵守,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,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假冒疫情防控的电诈犯罪骗局。家长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,以身作则,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。


配合学校开展居家学习

家长要及时了解、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关要求,帮助学生完成居家学习计划。小学生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好网络学习准备,学会网上学习的基本技能;初高中学生的家长可以做好后勤保障,对孩子学习期间不做过多打扰。


提高孩子自我学习管理能力

家长可以督促孩子进行网络学习,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,与班里的伙伴互帮互助、共同监督,分享在学习、生活过程中的收获。遇到不会的问题,鼓励孩子通过网络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,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解决问题。同时,家长要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学习状况,及时给予积极反馈,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。


安全教育,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

家长可以利用孩子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抗疫事件,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,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。指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,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,对自己的安全负责,对自己的未来负责,做到关爱生命,关爱健康,关爱大自然。


分享感人事迹,传播社会正能量

要让孩子了解,在抗击“新冠肺炎”这场战斗中,有无数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,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冒着被感染的危险,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,默默的守护着大家的安全。引导孩子关注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抗“疫”勇士和感人事迹,学习他们勇于担当、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。

安全篇



1、防疫安全

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,教育引导和帮助孩子增强疫情防范意识,

提高必要的防范能力。教育孩子:

须警惕,不轻视;

少出门,不聚集;

勤洗手,勤通风;

戴口罩,讲卫生;

打喷嚏,捂口鼻;

喷嚏后,慎揉眼;

有症状,早就医;

不恐慌,不传谣。



2、用电安全

加强用电安全教育,不随便触碰电器、电线和电源插座;一旦发生触电事故,不直接用手推拉触电者,第一时间切断电源,或用干燥不导电的竹竿等物件挑开电线。

不要边玩手机边充电,不充电的时候请及时拔下充电器,请勿长时间充电。


3、用火安全

居家防疫期间要增强防火意识,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。不燃放烟花爆竹,不在家中、野外等任何场合玩火。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、煤气灶、热水器等,严禁乱摸乱动。

加强对孩子防火、灭火和火灾逃生知识的宣传教育,严禁学生野外用火、玩火。


4、电动车充电安全

电动车不要过度充电

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充电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。过度充电会缩短电池寿命,多次长时间充电,会导致电池失水,严重的会导致电电池过热鼓胀,引发爆炸。

严格遵守禁止学生骑行电动自行车和未满 12 周岁不得骑行自行车外出等规定,严防交通安全事故。

不要私拉电线充电

不要私拉乱接临时电线进行充电,或从室内拉“飞线”到室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,电源线易受损引发火灾。



5、燃气安全

假期孩子在休息,燃气知识先教他

做饭切忌离厨房,良好通风是关键

开关不要随意动,安全用气记心间

燃气点火有方法,反复点火危险大

关注细节每一刻,蓝焰祥和保安康



6、预防溺水

教育孩子不要靠近海边(无人值守的未开放海域)、水库、池塘、水井、石坑、河道等危险水域。到游泳馆游泳必须要有家长陪同,并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,使学生始终在家长视线范围之内,不得单独游泳。重点教育孩子做到“六不”: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擅自下水施救。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,要智慧救援,立即寻求成人帮助。


7、交通安全

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注意交通安全。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,要按交通信号灯指示过人行横道,不在公路上玩耍或追逐打闹,乘坐交通工具待停稳后依次上下车。不在公路和其他有车辆通行道路上玩滚轴和滑板,玩时应在空旷场地并给孩子佩戴好护具,低年级孩子要有家长监护。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不得骑自行车。教育孩子坚决不乘拼装车、报废车、农用车、货运车等非法运营车辆。

守护好每一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心愿。让我们携手并肩、共克时艰,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、健康、和谐的生活学习空间!


     图文:校宣传部

     审核:校办公室